蜀南竹海行记

穿裤子的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xxbqg.com,最快更新穿裤子的云文集最新章节!

    仲夏之日,行游蜀南竹海。是日也,天色阴沉,天气闷热。

    大巴从成都出发,先沿成渝高速,经简阳、资阳、资中而至内江。内江乃川中名郡,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故乡。但内江更以出达官显贵著称,本地有种说法,叫“上无天子,下无驿丞”意思是说九品十八级官吏中,除了没出过天子,别的各级官员都有,不入流的驿丞没有,可见内江人的自豪。

    自内江下成渝高速,转走内宜高速,经自贡而达宜宾。

    自贡乃千年盐都,富甲川内。据说最早发现井盐的是一个牧羊女,她发现一口自流井,井水含盐量高。后来这里出产的盐,因为质量上乘,而成为宫廷贡品,故取名自贡。古老的制盐业,造就了自贡无数巨商富贾。最著名的是釜溪河畔的李王两姓,势力甚厚。当地有民谚曰:河东王,河西里;你不姓王也不姓李,老子不怕你。

    井盐之外,自贡还以“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和“江姐故里”著称。

    刚刚进入自贡地界,远远的,在我们右手,便看到著名的三多寨。

    三多寨坐落于自贡市大安区牛口山,踞三县交界处,占地1。25平方公里。系当地盐商,为避天平天国之乱,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建成。百年古寨,考其名由,合三姓共建之功,寓庄子多福、多禄、多寿之意。该寨工程浩大,建筑雄伟,因周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据说二十世纪末,有悍匪攻三个月而不下,无奈撤去。从此三多寨更加闻名遐迩,有了“川南寨堡之冠”的美誉。

    导游说,我们现在走的内宜高速公路,最早就是由自贡的盐商捐建的,乃川中最早的两条现代公路之一。另一条是从成都到都江堰的,乃满清政府公款所建。

    车行约5个小时,终于到了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

    在市区草草用了午餐。

    说起宜宾,必说起五粮液。却不知据说它还是哪吒的故乡。

    出宜宾前往蜀南竹海,刚出市区,便看到一蹲哪吒的青铜塑像,脚踩风火轮,手执火焰枪,甚是威武。导游说,近年来,来宜宾和蜀南竹海旅游的台湾商人,都要来拜哪吒庙。他们因为常年出海,最怕的是龙王翻江倒海,兴风作浪,故而奉哪吒为神灵,保佑行船一路顺风平安。

    途中见到指向李庄古镇的路标 。李庄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抗日战争时期,因同济大学的迁入而名声大噪。现代著名学人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傅斯年等都曾在此生活和工作数年之久。这些人的名字,能从一个导游之口说出(尤其傅斯年),我甚是惊讶。

    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位于长宁县和江安县交界处的蜀南竹海。

    自成都到竹海,上千里之沿途,青山绿水的川南风光本已爽人眼目;但蜀南竹海依旧让人顿然忘记颠簸疲惫之苦,兴奋的像饿狼般两眼放出“绿光”哈。

    自景区西门入,在竹海博物馆溜达一圈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乘坐索道,观览竹海全景了。

    但见视野之内,高山幽谷俱被翠竹幽篁覆盖,漫山遍野青翠一片。置身这个被誉为天然氧吧、地球之肺的所在,暑热已经彻底消退。四十分钟的索道之旅,我们完全沉醉在这一片翠绿的海洋上空。仿佛天空也是翠绿的了。一起一落,再一起之后,我们走下索道,登上了8层25米高的六边形观海楼。

    这里是欣赏竹海全景图的制高点。登楼远眺,但觉清风徐来,但见满眼青翠。起伏的山峦状如凝固的滚滚绿涛。方圆一百二十平房公里,五百多座大小山岭,七万多公顷清波浩渺、如梦似幻的翠竹,尽收眼底。那惬意,叫人如何予以言表呢。

    下了观海楼,右行不远,便到了翡翠长廊。

    翡翠长廊是游览竹海的必经之道,也是一个难得的自然景点。路面宽可并行两辆中型桥车,由天然红色沙石板铺就。路两旁是密集的新篁老竹,遮天蔽日,造就了一个绿色苍穹。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出来巡查了,但阳光只能透过竹林的罅隙撒一些到路面。竹影斑驳,随风婆娑,煞是妩媚动人。长廊也更加显得幽深秀丽了。

    离开绿色长廊,我们乘车辗转到忘忧谷。

    这是一个幽僻的山谷,入口处的门楼高大巍峨,全由竹子搭建。一幅楹联赫然入目: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唱出淳淳韶音。

    入山谷不远,便见竹林七贤的塑像。塑像散置在一片较为开阔的溪畔地带,周遭全是参天修竹。他们率性随意,或仰或卧,或抚琴,或对弈,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七贤生前若真能到这个幽僻的所在聚首,不知道会如何逸兴遄飞,流连忘返呢。

    谷中小径,时而在溪畔蜿蜒,时而在山腰盘桓,极尽曲径通幽之妙趣。

    我兴致颇高的一路俯身而上,虽难免疲累和汗水,但时有阵风拂面,倒也惬意。虽然只是一条山谷,但上行和返回的路并不重复。谷两边高山耸峙,茂密的修竹,林林莽莽、依山就势的布列着,仿佛把守深谷的兵卒,也使得整个山谷,颇有金庸笔下忘情谷的神韵和神秘。谷的尽头,是石破天惊的景点,先见一层楼宇高低的巨石拦阻了小径,巨石中间像斧劈一样露出数米深的石缝,宽度仅能容幼童侧身而过。就在这个狭小的石缝里,数棵老竹破石而出,参天一线傲然挺立,仿佛竹子的精灵,使得山崩石裂了一般。

    自巨石侧边绕过,却别有洞天:这里是山谷的尽头,两边的高山在此连为一体,正前方是连接处,万丈悬崖的山体上,瀑布飞溅而下,山石崚嶒,巨石散乱,瀑布跌入谷底,形成一个小谭。潭外是散石沙滩,再往外是用竹子搭建的小台和护栏,供游客摄影留念。

    告别忘忧谷,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和欢快了。于是乘兴辗转到七彩瀑布景点游览。

    进入景点是一片诺大的石板开阔地,呈朱红色,被设计为太极八卦的形状。走过八卦阵不远,便是龙兴寺,从寺旁的廊庑穿过,一转身便是数十米高几乎九十度的石阶路。小心翼翼的下完石阶,便到了七彩湖。我们乘竹筏过七彩湖,同行的游客纷纷用湖对面数米宽、数丈高的瀑布做背景摄影留念。

    再往前走,小径曲曲折折的,被折叠成四五个层级,依山傍崖向下延展。每个层级都有数米乃至数十米的落差,于是便形成同样落差的瀑布,瀑流飞溅,瀑声盈耳。等下到谷底,小路从悬崖下的石廊经过,瀑布像水帘一样飞溅悬挂着,我们从瀑流后匆匆钻过,再回头听着隆隆的飞瀑声摄影留念,身上已经溅落了许多水珠。

    从谷底上行,小径依旧曲折,先是拾级而上到山腰,再在山腰里平步而行,有时候则完全是穿过山腰的红色山岩,形成一段长廊,长廊边的护栏外便是万丈深渊。而刚才路经的瀑布,或平视,或俯视,都在对面的山上体上悬挂着,遥遥可见。

    这样辗转着,翻过一个山头,便到了我们要夜宿的宾馆。

    时间已到了薄暮时分,我们稍事休整,便开动晚餐了。

    晚餐是颇具特色的全竹宴。全是和竹子有关的玩意哈,包括油炸竹叶虫。500大洋一桌哈。

    在大饱眼福一天后,又能大饱口福,怎一个爽字了得。

    晚餐后,我们信步在附近的山头山林和山道上溜达。宾馆对面的竹林里有个小舞台,据说晚上都有苗族的歌舞演出,但是晚演出没有进行,只有几十个游客兴致颇浓的卡拉ok一番。倒也别有情趣。

    深夜,山上阒无人声。我夜半醒来,到宾馆的走廊站了一会,月黑之夜,一切都在夜幕里影影绰绰,只有对面竹林里的数盏灯笼,在夜雾中隐约可见。

    第二天一大早,天竟然下起雨来。早餐之后,我们继续游程。

    先是游览仙寓洞和天宝寨。

    仙寓洞是全国不多见的佛教和道教共存的宗教场所。

    我们一行人擎着雨伞,小心翼翼的沿着山道一路下行。几经辗转,到了一个谷底,再艰难的攀附着道边的护栏上行。漫长的上行和辗转之后,再下行。山路陡峭异常。若非景区开发有年,山道都砌成了石阶,并有护栏,我们没有行到仙寓洞的可能。

    所谓的仙寓洞,并非真是一个山洞,而是穿走在悬崖绝壁上的一个天然红砂岩腔长廊,长约300多米,宽和高2至15米,东和天宝寨(或称天宝洞)相连,共长数千米。

    此处地势极为险要。洞上是莽莽的楠竹林,洞下是万丈深渊的竹海大峡谷。隔大峡谷与挂膀岩洞穴群相望。谷中,或烟波浩渺,或云飞雾聚,仙寓洞也就时隐时现于烟霭云雾之中。

    因视线阻隔,且惊险而至于让人胆颤神摇,我没有到长廊的护栏边俯视,无从判断仙悬崖究竟有多高。但凭感觉,假定崖高千丈,则仙寓洞和天宝寨就处于其上方200丈处。

    在栈道长廊里漫步,雨停了,只偶尔会有几点小雨星被山风吹到脸上。悬崖下的远方是相对低缓的平川和丘陵,问卖山货的老乡,说那是江安县解城乡的村镇。民居建筑都被满眼青翠和雾漳遮蔽和缠绕着。再远的地方,则是三四道横亘的山脉,依次排布到天际,据说那已经是云南省的界域。而这一切,都漂浮在茫茫云海中。从任何角度看云海,都堪称一副巨幅的天然水墨山水画卷。

    我看过泰山云海,黄山云海,而此时此刻我眼前的云海,其飘渺和壮观,皆不逊色于它们。

    揣想一下远古的年代,那些佛道高僧们,是如何在这万丈悬崖顶端的天然长廊栈道和洞穴里,面临不测深渊和茫茫云海,闭关修炼的呢?

    前行,经长链锁蛟龙,穿飞瀑,过塞门,便至卧佛殿。卧佛凿雕在红色砂岩中,睡态安详。其身后,是有二十四诸天塑像。

    再前行,便是观音殿。殿前,紫竹观音手握净瓶,倾倒神水(真有一股清水汩汩而落),普渡众生。

    复前行则是大雄宝殿。殿内有三世佛(如来、药师、阿弥陀),佛前立有一块高约1米的九龙碑。碑由整石镂空精雕而成,九龙飞绕,形象生动逼真。碑的当中刻有“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字样。三佛两侧是文殊、普贤塑像,分乘青狮和白象。后侧分别有送子观音和财神菩萨。两侧还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其下是和尚殿,这是历代主持圆寂后贮存骨灰的地方。

    洞的东山门石柱上有对联曰:“天际出悬岩,石窍玲珑,问混沌何年凿破;云中寻古洞,淡烟缥缈,看神仙海外飞来”清代诗人沈毓新有诗赞云:“仙寓之山高插天,上有石洞悬其巅,一径盘空绝人迹,只许猿鹤时蹁跹”

    仙寓洞的尽头,和天宝寨相连接。

    天保寨虽然和仙寓洞一样是一道岩腔栈道,但从西入寨要途经独具匠心的13道坚固的石寨门,栈道全长1500米,高20米,宽10米左右。上为悬空绝壁,下是万仞削壁,地势险峻,陡不可攀,层层设防,易守难攻,可谓天险固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栈道四周藤蔓缠绕,翠竹周合,犹如天然屏障遮挡视线。人在道上走,仰望绝顶凌空,俯视垂岩千尺,壁陡如削。

    内有石刻三十六计,依次前后布列。

    走完天宝寨,至刻有数米见方的大字“作壁上观”处,折身上山,是陡峭曲折的石阶小径。走十数分钟后,已近山巅,回望万丈峡谷和栈道长廊,后者已经变得小了,禁不住心跳不已。

    稍微喘口粗气,下坡上坡,不久便回到了仙寓洞停车场。

    我和同伴大呼过瘾,不虚此行。

    景区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海中海。

    海中海原是竹海山上一个比较低的槽谷,后筑坝形成一个湖泊,于上世纪末对外开放。湖泊面积约60亩,湖面空旷开阔,俨然茫茫竹海中的一个“海”故名海中海。

    在景区公路上,远远地就可看见海中海的大门。大门按川南传统牌坊式样建造,给人以高大、古雅之感。 “海”的周围有游山道,可绕湖一周。红色的砂石路道上,一面是碧波荡漾的海,一面是挺拔伟岸的楠竹,景色迷人。

    站在“海”边放眼远眺,湖水明净清澈,远处翠绿的小岛,把宽广的湖面分成两半,伸向苍莽的竹林中,显得深邃幽远,渺然迷离。

    此时天已放晴,乘上楠竹扎的竹筏,荡舟湖心,绿竹倒映,天高云淡,心旷神怡。

    周润发和章子怡主演的卧虎苍龙和央视反复播映的五粮春的企业广告,都是在此拍摄的外景。

    我们一直在“海”中划竹筏、戏水、拍照一个多小时,不能像章美女、李慕白大侠那样享用在水面上飞驰而过的快意,但也过足了醉情山水美景的瘾。

    午后一时许,我们匆匆用过午餐,便启程返回。

    一路上,除了中途的两次停车下车活动筋骨外,一车的游客都在彻底放松后的或深或浅的睡梦中度过。

    傍晚时分,幸福返回成都,返回这个“来了就不想走”但很快就要走的城市。